关于桩长及桩的标高
设计桩长:一般设计给一个范围值,因为场区各土层不会很均匀,尤其是持力层的埋深不会是一样的,设计一般对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有明确要求。钻孔和挖孔桩要看持力层土层的土样或岩样决定,打入和压入桩要以入土深度油压或者入土深度、贯入度双控。
有效桩长:使用时,桩身在土层和岩层里的总长度。
施工桩长:有的要计算超灌部分,有的直接用孔深或入土深度代替施工桩长和委托方结算。测点下桩长:传感器安装部位以下桩的实际长度。一般是根据入土深度结合开挖处理深度计算得到。
上述桩长参数,设计习惯以±0.000做参考基准,而以下参数,施工员习惯以自然地面作为参考。一般而言,±0.000要比自然地面高几十公分到几米不等。
孔深:从自然地面到挖孔桩或钻孔桩桩底的深度,实际上混凝土的总高度一般要低于孔深。
入土深度:一般预制桩或沉管桩施工用这个概念,也是从自然地面算起的。
层顶埋深:用于描述土层顶板或上一土层地板的深度概念,勘察资料中一般也是从自然地面往下算的。
标高:在垂直方向。
绝对标高:相对于黄海高程的数值。
相对标高:相对于±0.000的值,±0.000以下为负值。
桩顶标高:桩顶相对与±0.000之间的高程差。
实际桩顶标高:可能因施工质量而参差不齐。超灌了的要截取,不足的要接桩。
设计桩顶标高:比承台底标高高50~100mm,在同一个单位工程中,裙楼、副楼、主楼、电梯井等不同部位的工程桩的设计桩顶标高可能会不同,承台厚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实际有效桩长和测点下桩长会因工程桩位于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承台底标高:比桩顶标高低50~100mm。
基坑底标高要低于承台底标高100mm左右,因为有100mm作用的素混凝土垫层。
±0.000:基础的最上面,一般比自然地面高几十公分到几米,看具体情况。一般上部结构施工时,以此作为参考基准。而打桩单位,一般参考自然地面进行施工。
对于桩基最小桩长或长径比,规范均未做统一规定。文献及规范,在满足结构计算的情况下,建议在公路地基规范推荐嵌岩深度的基础上,对浅覆盖层最小桩长取6m。
最小桩长建议值:
极软岩(frk≤5MPa):6d和6m;
软岩(5MPa<frk≤15MPa):5d和6m;
较软岩(15MPa<frk≤30MPa):4d和6m;
较硬岩(30MPa<frk≤60MPa):3d和6m;
桩的施工长度和设计长度如何区分?
施工桩长16m,有效桩长15.75m,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计算其工程量时应以什么为准?有效桩长才是结构设计要求的长度,就是设计长度,而施工桩长是施工要求灌注长度,比有效桩长多出来的0.25m就是是施工时的超灌长度,回头施工基础底板前的时候要凿掉,就是凿桩头。辣么,计算工程量以什么长度为准呢?计算清单量时,就是按设计长度计算即有效桩长15.75米,计算定额量时,则应是设计长度加定额超灌长度,有设计按设计,如上,定额工程量就是按16米计算。当前计价体系中两者计算规则的不一致,容易爆雷。
超短“桩”咋办?
工程界有一个共识: 桩长短于6米不能称为桩,应称为墩。桩基工程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明明设计的桩长有十几米,而实际上施工完的有效桩长只有区区几米,例如只有3-4米长。此时已经形成事实了,咋办?这里所说的超短“桩”就是指这种短于6米的桩,因为设计之初是按照桩来设计,因此,我们还是继续称其为“桩”吧。
本文链接:http://arway.cn/?id=195 转载需授权!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