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钢筋绘制中的审计点
1、板基本信息提炼:板钢筋形式、混凝土等级、保护层厚度,板标高(是否存在卫生加你降板情况)。
2、悬挑板厚度:楼层是否有悬挑板,悬挑板厚度是否存在变化。悬挑板的锚固形式根据图纸在计算设置里面进行调整。
3、板负筋伸出长度确定:是从梁边开始计算还是从梁中心线开始计算。
4、后浇洞口:即图纸标注为洞口,但在说明中明确该洞口会后浇,此处不要漏算板钢筋量。
5、板分布筋:根据图纸要求是否绘制板分布筋,经常会出现在结构设计总说明或者在板的文字说明里面。
6、板温度筋:在局部构造中会有温度筋,直接在板受力筋部位,选择温度筋,直接绘制即可。
7、板阳角放射筋:根据图纸节点,在表格输入中计算板阳角放射筋。
8、板洞口附加筋:根据图纸要求,结合图纸洞口大小根据图集或者图纸说明,增加洞口加强筋,在板洞处定义进行钢筋设置即可。或者在表格输入里面输入。
9、板是否存在拉筋:根据图纸要求看一下是否存在拉筋,不要漏项。
10、板负筋不布筋范围:查看板负筋布置范围,不要出现同部位重叠布置。同时在没有标注的板上也要分析一下是否存在负筋,如在长板和短板相交的时候,标注往往会在长板上,这时候需要注意。别漏算。
11.板钢筋布置是否存在拉通或者贯通字样:如有需要将整楼的板按照多板进行统一绘制。
12、板定义时候注意事项:将类型改为平板,因为各个地区有梁板和无梁板对于梁板的归属不同,我们直接将两个分开绘制,这样后期提量的时候可以灵活调用。
13、板上标注通长的钢筋:很多时候我们都用负筋进行定义,显然是不对的,凡是没有构成钢筋网片的,都需要布置分布筋,而负筋是不会考虑分布筋的,这时候需要用跨版受力筋布置,这样可以充分考虑分布筋。
14、马凳筋:在绘制板的时候,根据图纸要求绘制马凳筋。马凳筋属于措施筋,结算时候需要结合措施方案再次核对。
本文链接:http://arway.cn/?id=77 转载需授权!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