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土弃置=清单挖土方量-土方回填量吗?
在弄清该问题前,我们先简单的进行一个土方工程清单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及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场地平整、沟槽土方、基坑土方、一般土方、放坡及工作面设置要求、土方回填、余土弃置等。
一、土方工程
1、场地平整
定义:厚度≤300mm按场地平整列项;
计算规则:按首层建筑面积以“㎡”计。(若设计有地下室,按地下室建筑面积计算)。
2、沟槽土方
定义:开挖底宽度≤7m;开挖底长度≥3倍底宽;按沟槽土方列项;
计算规则:基础垫层底面积X挖土深度以体积“m³”计,开挖深度以垫层底标高至自然地面的标高确定。
3、基坑土方
定义:开挖底长≤3倍底宽;底面积≤150㎡按基坑土方列项;
计算规则:基础垫层底面积X挖土深度以体积“m³”计,开挖深度以垫层底标高至自然地面的标高确定。
4、一般土方
定义:除基坑土方、沟槽土方外为一般土方;
计算规则:设计图示尺寸垫层底面积X挖土深度以体积“m³”计算,自然地面的平均测量标高计算挖土厚度。
5、放坡及工作面要求
注:清单工程量一般不考虑放坡及工作面,具体是否并入土方工程量结合当地要求确定,地区不同,要求不同。若地方标准要求计入土方工程量,放坡及工作面要求如下所示:
根据放坡系数表,以一、二类土,人工挖土做解释说明,其他类别土体采用何种挖土方式替换数据适用于下图示。
注:基底放坡起点标高,有混凝土垫层时按垫层底标高算起,原槽浇筑时按垫层顶标高计,见下图:
a放坡底标高的起算位置
b工作面的留设要求
由于不同工艺、措施、施工方法需要的工作面宽度存在差异,所以工作面尺寸的留设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图示基础工作面留设标准要求
二、土方回填
定义: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m³”计算;
计算规则:
(1)室内回填:主墙间的净面积X平均回填厚度厚度,不扣除间隔墙(≤120mm);
(2)基础回填:挖方清单工程-自然地坪以下埋设基础体积(垫层及其他构筑物)。
通过上图说明:回填土方量=挖方清单量-自然地面以下构筑物(圈梁+砖基础+混凝土垫层);其中清单挖方量为天然密实度体积,回填土方量是夯实体积,在进行回填量的计量与计价时基本不考虑夯实与不夯实的影响,都是按照实际体积计取工程量及费用(项目特征描述压实系数)。
二、余方弃置
定义:按挖方清单项目工程量-利用回填方体积“m³”计算。其中“利用回填方体积”一词为重点,上述土方回填已说明,回填土方是按实际回填坑洞的体积计量,但多少天然密实度体积的土方才能回填坑洞的夯实体积是需要进行折算的,如下公式:
余土弃置(天然密实度)=清单挖方量(天然密实度)-回填土方量(是夯实体积,需进行天然密实度土方折算)
具体土方体积折算表见下表:
土方体积折算表
表中,天然密实度体积/夯实后体积=1.15,意为夯实1m³的土体需1.15m³的天然密实度土方,那么,可以说明,挖土清单土方量固定(天然密实度)、回填土方量实际用量(天然密实度)大于实际待填坑洞体积(夯实体积),需进行土方折算后,最终余量为:余土弃置土方量.
实例1:
从上表可以看出,挖方量:54m³,回填土方量:29m³,但余土弃置并不能用:54-29=25m³;而是需要将回填土方量进行天然密实度体积的折算:29x1.15(土方体积折算表可查)=33.35m³;最终:采用挖方体积(天然密实度)54m³-回填土方量(折算后的天然密实度体积)=20.65m³(天然密实度体积)才能作为余土弃置的土方工程量。
本文链接:http://arway.cn/?id=237 转载需授权!
目录 返回
首页